多元与包容的环境,自由的工作氛围,开放的科研思维,让这座全球最火热的计算机实验室在过去的 20 年间孕育了大批人才,他们几乎影响了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发展走向。
如果你也想和下面的青年学者一样,在微软亚洲研究院一展拳脚,成为“星友会”的一员,2018 年“铸星计划”的大门为你敞开。我们坚信火把只能温暖一小撮人,繁星却能照耀整个夜空,微软亚洲研究院这片璀璨星空正期待着你的加入。
这里是全球最火热的计算机实验室,每天,计算机领域最顶尖的科研人员聚集在这几百平米的空间内,探索着最前沿的计算机科学问题。通过“铸星计划”青年学者访学项目,来自全国多所高校的青年学者汇集于此,与合作研究员一同探讨当下的产业需求、开发高效的研究模式。他们之中亦不乏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CCF 优博及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在这里,有人跳出了过去的研究瓶颈,找到了新的研究方向;有人成为了当下某一前沿研究领域的拓荒者;也有人在这里平等多元的环境中,发挥了她属于女性科研工作者的独特优势。MSRA 如何帮助他们拓展已知,探索未知?他们的故事也许会对你有所启发。
跳出瓶颈,收获不同的科研思维
在微软亚洲研究院,数百名研究员每天都在进行着几十个不同方向的研究。借由多元的研究环境与便捷的交流机制,许多曾遭遇研究瓶颈的青年学者在这里打开了研究视野。在访学期间,来自中山大学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的胡建芳,通过与合作研究员王井东的探讨,不仅修正了研究方向,科研思维也随之转变。
“在来到 MSRA 以前,我关注的研究领域还是 RGB-D 行为研究,开始做这个研究完全是凭着自己的兴趣。来到 MSRA 以后,王老师的一些指导让我从之前的研究瓶颈中跳脱出来,探索了更多新的、有意义的计算机视觉研究问题。”尽管只有三个月的访学时间,胡建芳写出的一篇论文已被 ECCV 录用,另有一篇正在冲击 CVPR。 “以前我总是先想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王老师教会我学着先去看问题的本质,再来设计模型。这一研究思路将对我后面的研究生涯产生深远的影响。”他说。
胡建芳分享近期研究成果
读懂产业需求与应用场景
作为与工业界紧密结合的科研机构,微软亚洲研究院不仅能直接触摸到当下的产业需求,对产品的实际应用场景更是有着独到的了解,这两点对想将研究落地成产品的青年学者而言极具吸引力。窦文生是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的一名副研究员,来到 MSRA 以前,他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表格的错误检测上。他坦言:“对 excel 这样的表格产品而言,尽管工业界承认错误检测很重要,但相关的成果却不是当下最被需要的。”在张冬梅和韩石的帮助下,窦文生直观地了解到业界的需求,也把自己从之前狭窄的方向里解脱出来,“现在我才真正意识到,其实做表格结构以及一些其他领域的东西也很有意思。”
窦文生(第二排右三)在访学结束时与合作团队成员合影
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副教授陈全也对此深有感触。在 MSRA 期间,他与微软亚洲研究院的伍鸣一起进行了任务调度与机器学习方面的研究。“以前我们对实际应用场景不熟悉,很多程序在实验室环境下可以进行,但放到实际的应用场景里就会出问题。我的合作研究员伍鸣老师在我们策划项目方案的时候,给我们指出了很多实际应用场景中会出现的问题,也提出了相应的修改意见,这对我们项目方案的成功落地有很大的帮助。”
陈全(前排左一)与合作团队的合影
三个月,是起点不是终点
来自华南理工大学的谭明奎也是 2017 年微软亚洲研究院“铸星计划”成员,原本计划来 MSRA 学习人工智能领域科研经验的他,却在这里额外收获了崭新的科研模式。“MSRA 的工作氛围很自由,三个月里,我和王井东、傅建龙和林梓佳等研究员一起探讨出了很多新的 idea,有了这些想法以后,我通过远程指导我的研究生很快完成了3篇论文,这样的科研模式效率很高。”
得益于这次访学经历,这位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还进一步深化了自己与 MSRA 的合作,“这三个月的访学不是一个结束而是一个开始,未来我们双方在人才培养、项目研究等多个方面还会继续保持沟通合作。”今年夏天, 华南理工大学就将与 MSRA 合作举办一场人工智能师资培训班,“这场师资培训不仅能给高校的科研人员带来不一样的研究视角,更是工业界与学界一次很好的合作尝试。”
谭明奎介绍研究成果
同是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的许封元也表达了相似的看法,“MSRA 的学术氛围非常开阔,大家在一起讨论项目和课题时往往非常深入而且高效。访学期间,我和合作研究员刘云新老师远程带着我的研究生,做完了一个关于智能边缘计算的项目。“许封元而后又申请了微软亚洲研究院的联合科研项目,这亦是双方合作的延续,”我们马上就要一起研究在边缘计算的基础上如何加速深度学习,这些研究内容都非常前沿。”
许封元在微软亚洲研究院做学术报告
科研拓荒者的沃土
姜宇是清华大学软件学院的一名讲师,学数学出身的他希望能在量子程序这个新领域开拓一番天地。当下他的研究重点在给量子程序做测试分层,找出量子程序的 bug,以提高测试过程的覆盖率。姜宇说,在来到 MSRA 前,自己就是张冬梅老师和娄建光老师的粉丝,“他们对我的帮助很大,娄老师通过他强大的数学功底和在机器学习领域的丰富经验,给我们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议,张老师也时常从她的角度贡献一些好的想法。”
姜宇在和组内实习生分享研究成果
由于量子程序分层在当下还是一个很新的领域,从无到有对这位 CCF 优博而言也有许多艰辛。在研究已进行了一个半月时,姜宇发现有一个假设错了,“我们原本认为可以获取量子程序的振幅,后来发现不能获取,结果就是程序只能在仿真的环境下跑,而不能在真的计算机环境下跑。我本来想做一个产品,却发现做了一个玩具,本以为可行的事情却是一个跨不过的坎。” 所幸团队及时调整策略,得以将项目继续推进。
闪耀的女性力量
在 MSRA,平等、多元与包容的环境孕育了一大批优秀的女性研究员与工程师,吴乐就是其中一员。尽管她已是合肥工业大学的一名讲师,但娃娃脸和娇小的身材仍有着学生摸样。她在研究生期间就曾来到微软亚洲研究院实习,也正是这段实习经历坚定了她申请“铸星计划”的想法。
吴乐
谈到在 MSRA 的访学经历,她说:“MSRA 的氛围非常平等,在这里能接触到很多优秀的女性研究员,也能与其他出色的青年学者有很多交流。我的研究课题是社交网络推荐系统,这是一个学术和产业结合非常紧密的方向,参加‘铸星计划’期间我和谢幸老师探讨出了很多非常脚踏实地的项目,既有学术意义又有实用价值。以至于在3个月访学期结束后,我还申请了延期。此前我和谢老师合作写了一篇论文,在那之后我们在延续过去内容的基础上又有了很多新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