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亚洲研究院联合培养博士生

读博秘籍|寻找课题?突破瓶颈?师生关系?MSRA 联培星友为你指点迷津

分享这个页面

攻读博士是一段孤独又充满挑战的旅程,若有师兄师姐指点迷津,一定能带你走出迷茫,勇敢选择。2 月 8 日,五位毕业于微软亚洲研究院联合培养博士生项目的师兄师姐院友,在线上为师弟师妹们带来了自己在读博期间和日后工作中的切身感悟,以期答疑解惑并鼓励大家坚定梦想。本次活动由微软亚洲研究院资深学术经理孙丽君、实习生项目负责人窦安琪组织与主持。希望这些师兄师姐的分享能鼓励与启发读博路上的每一个你,带你愉快地享受这一段美好又充满挑战的时光。

分享嘉宾

  • 傅孝明 2016 届中科大-微软联培博士,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研究员
  • 张弛 2017 届中山大学-微软联培博士,现任 DeepMotion Co-Founder, R&D Director
  • 黄丹青 2019 届中山大学-微软联培博士,现任微软亚洲研究院研究员
  • 李博杰 2019 届中科大-微软联培博士,现任华为 2012 实验室高级研究工程师
  • 李潇 2019 届中科大-微软联培博士,现任微软亚洲研究院研究员

Q1:作为博士生,如何处理好与导师的关系?

李博杰:首先,学生要多让你的 mentor 做选择题而不是填空题。比如他问你对于一个事情的想法或者解决方案,你可以提出三四个哪怕是很笨的方法,mentor 会从中挑选一个相对比较好的选择。第二是希望大家能和 mentor 保持亦师亦友的关系,不要是那种上下级提防的关系,不要藏着掖着,mentor 不会要求你所有时间全部投入到他这里,一定要跟他坦诚相待,有什么说什么。

张弛:我亲身看到过一些例子,有的同学不敢问问题,导致进步就会比敢问问题的同学慢不少。刚开始问问题可能显得有点蠢,但问过之后,水平就会越来越高。决定一个人水平的因素,不仅是你当前的知识含量,更多“学习速度X时间=最终总量”。如果你能把自己的学习速度提高,也就是提高内功,最后走得就会更远一些。

黄丹青:我读博期间也有几个大小 mentor,有的 mentor 可能会跟你讨论一些技术细节,有的可能就是大方向上的讨论,跟你去讲一个蓝图。我的经验是我得去引导我自己的 mentor,知道每个 mentor 的风格或长处。比如说有的 mentor 比较资深,就可以在他的带领下开阔视野。但是同时你要尝试把他往你感兴趣或者疑惑的地方引过去,你需要带着疑问跟他交流。现在我也开始带实习生,站在 mentor 的角度,我更希望学生不仅是汇报结果,而是他能从结果中有一些思考,然后我们再沿着他的思考去讨论。也希望实习生当我是朋友一样,多来打扰我。

Q2:博士期间的研究方向是什么时候确定的?是独立规划的,还是与导师一起讨论形成的?

黄丹青:我当时很幸运的是我一进组,导师就说你跟着这个项目,所以我的博士方向一开始就定了。我认为对于那种导师没有强制规定的话,可以看组内大部分人做什么,然后可以做一些相关的,因为这样子会有更多的资源,有更多人可以一起讨论,有更多的想法可以一起碰撞。然后还得多读读论文,看一下学术界现在在做什么。

李博杰:我觉得我的论文发的比较顺利,原因是它正好“把握住时代的脉搏”,做的正好是这个领域大家比较感兴趣的一个方向,就是用可编程硬件去加速网络或系统。如果说只是从发表论文的角度来讲,还是去把握这个研究社区比较感兴趣的一个方向,同时结合自己公司、研究院的一些优势,会更容易成功。

Q3:在读博期间,你是如何提升自己的代码能力和英语能力的?

李博杰:我觉得参与公司产品还是挺有帮助的,不仅可以从纵向上在研究方向上做深,横向上还可以参与公司的项目,理论和实践能够很好地结合。

参加一个项目可以认为是画了一条线,如果画了 4 条线打成 1 个井字就变成 1 个方格,这个格子能网住一条鱼。如果说我要是画更多的线形成一张网,那就什么鱼都可以网住了。

其实还是我们通过去做各种项目,不管是公司内的项目,还是外面的开源项目,都可以提升代码的能力。

李潇:对于英语能力来说,听说和读写其实是不太一样的。对于听说,一方面是做报告的时候要讲,更多时候是开会过程中甚至可能在这之外的那些部分,比如线下跟别人讨论问题,根据别人的 poster 去聊,甚至抓住一些大佬跟他们尬聊。比如去开 CVPR,和大佬,同龄研究员都可以交流,不仅是非常宝贵的锻炼英语的机会,也是聊天,八卦的机会。

读写的话,尤其是写,可能得多写一写,至少我是这样的。我之前刚开始写的也是非常惨不忍睹,但是写多了以后就会更好一些。

张弛:我很同意潇帝(李潇)的说法,英语能力分两个方面,一个是做学术本身,另外一个是和别人侃大山交流。之前看过一个研究,说大家掌握一门外语的能力是和他自己的领域非常相关的,可能换一个相对不那么熟悉的领域,让我们去和别人聊足球、橄榄球、国外明星,就会有些难。我们应该尝试着给自己创造一个沉浸的环境,进入这个环境,能力是会慢慢提升的。

Q4:读博过程中总会遇到很多困难瓶颈,比如工作没有进展、论文无法发表,这样的问题该怎么解决?

傅孝明:我自己读博士的时候,也遇到类似的问题,我相对而言是扛住了。当时我处理的一个简单方式,就是没事去找 mentor,每天都要去跟他聊 10 分钟 20 分钟。在 MSRA,很多时候可能没有一些固定可以吐槽的对象,只能去麻烦 mentor,只有 mentor 能够给我一些比较专业的意见。现在从我自己带学生的经验来讲,如果老师比较活跃,他跟你聊得多,你的困惑就会少一点。尽量多沟通,可能会让你心中的困惑得到比较好的释放。

李博杰:我挺同意傅教授的说法,不管是我自己在公司做小 mentor,还是我在学校里找自己 mentor,mentor 都不会嫌烦,而是嫌学生汇报的太少。有时候 mentor 给布置学生一件事,到学生那边,就好像石沉大海一样不见了。导师都得主动问起来,这个事情才会有结果。任务及时反馈,闭环意识都非常重要,大家要多多提高自己的主动性。

黄丹青:工作没什么进展这个问题,我之前也遇到过,我的经验包括之前 mentor 给我的意见是,无论是坚持还是终止,你得有一个分析:为什么做不了,挑战性在哪等等。你得给自己一个原因,不能说我不想做,或者我做了半年做不下去我就不做了。

李博杰:现在我可能不怎么有发论文的压力,会觉得被拒稿是件挺好的事。我写的论文里面总会有很多写的不好的地方,每次都写得特别赶,人家审查给出很多意见,那些评语确实是能够提高论文质量,你按照要求改了之后,就有了“发出去就不再遗憾了”的感觉。

张弛:其实我人生的第一篇论文也是被拒的,当时心情很沮丧,后面收获最大的是通过这个过程形成了一套心理调节机制,尝试让自己消除因论文未发表而带来的心结。影响心情是一定会有的,但还是需要我们积极面对。

就像博杰说的,被拒稿之后,如果马上梳理一遍,改成一个新版本,心情就会变得舒畅。心情不好的原因,可能还是因为自己的工作不够好,得不到承认。但如果又搞出一个新东西,有可能被认可,这是一个正向的东西。

Q5:现在整体行业“内卷”都比较严重,科研和生活该如何平衡?

黄丹青:我觉得一定要保证正常的休息和运动,因为对于科研想法,你整天坐着看 paper 也没什么用,还不如去跑个步换一下思路。有的人有可能说我做实验,几天都得加班到 12 点,但我觉得这个只是一个短期的不平衡。如果你半年都要做实验做得那么晚,肯定是你 coding 有问题,或者说 idea 本来就不成熟,就得自己调整一下自己。还是得花时间去休息和谈恋爱。

李博杰:我觉得实际上大多数人有效工作时间是挺少的,很多人一坐坐了 12 个小时,但有效工作时间可能 6 个小时都不到,尤其是在现有的条件下,电脑可以浏览各种网站,手机可以到处玩。我觉得保持更高的工作效率,比维持更长的工作时间更重要。

另外我认为定期的思考或复盘是一个比较重要的事,比如说每周拿出两个小时来,想一想过去的这些事情,这个时候可能会有很多新的思路出来,比我一直闷头做事情效率更高,也会对未来的工作更有方向感。

张弛:有的人觉得可能就是待久一点,公司的产出就会多一点,自己赚的钱就会多一点。但起码 AI 行业,或者依靠智力来产出的行业来讲,这个事情肯定不是这样子的。像程序员,累的时候不要写代码,不然写出 bug 来后面还要去 debug。

做科研更是这样,一味追求 996 不会带来更多科研灵感。学生时代可能觉得 996 不会很累,只有一件事情要做,但真的工作之后,还有更多事情要忙,劳逸结合是能够提升工作效率的。

李潇:我现在工位旁边是 Speech 组的霍强老师,霍老师,包括我以前读联培博士时候的导师郭百宁老师都讲过一句话我觉得非常好,“做科研更像是马拉松而不是短跑”。短期的 996,对于科研也许不是一个最有效的方法。我认为科研本身很多时候需要你去和别人交流,跟别人去分享自己的看法,有些想法甚至可能是你在跟别人闲聊的时候碰撞出来的。

另外一方面从方法论的角度上来说,针对像深度学习这样的领域,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去跑各种各样的实验,基于实验结果去做分析得到结论。我认为一个比较好的方法是前期尽量多做一些自动化的脚本处理,这个也是当时我的 mentor 去跟我分享的,你自己不要 996,但是你要尽量让你拥有的所有计算资源去 996。

Q6:目前情况下,毕业之后学术界和工业界如何选择?傅孝明:首先要遵循自己的内心,问问自己想干什么。我对学术圈更了解一点,虽然现在学术圈的“内卷”也很厉害,压力也很大,但只要你有学术热情,还是可以来学术圈看一看。

黄丹青: 我联培在微软,工作也在微软,所以我讲一下我选择的心路历程。我觉得自己学术方面并不是特别厉害,所以学术界可能不太适合我。对于外面的企业,听很多人说 996 或者压力比较大,所以也不太考虑。

在 MSRA 这边,我跟了林钦佑老师很久,他是一个可以信赖,而且能给我带来更多工作思路的老师,所以我觉得跟对一个好老板也非常重要。

其实我觉得 MSRA 是一个工业跟学术之间平衡得蛮好的地方。这边学术自由度还蛮大的,虽然现在大家都强调产品转化很重要,但我觉得在这样的背景下,你也有许多可做的科研项目,我自己是蛮满意这种状态的。

李博杰:我比较赞同沈向洋博士说的,你的研究的生涯是由一系列的项目构成的,在大的平台上找到好的项目和好的老板,问题就不会太大。

如果说现在没有完全确定在哪一个地方的话,最好是能够多去面试几家公司,学校也可以多找几个地方去看看,而且实地了解一下这个地方到底和你想象得一样不一样,因为有很多人是进入之后才发现跟想象得很不一样,会很痛苦。

张弛:在学术界的话,你要对自己更负责,比如说你是老师的身份了,有一个研究组,有研究课题,你所有的东西都要自己负责。如果在公司里面的话,像我们已经有一个大的目标,一个团队式的目标,就是一个团队一起去往这个目标上靠拢。

假设我们把选工业界和选学术界这个问题弄成一个目标函数,这个目标函数里的变量除了工业界/学术界以外,自己的性格是一个最大的变量。一定要搞清楚自己喜欢的东西是什么。

李潇: 大家如果还没有想清楚的话,其实可以自己在脑子里面过一遍,把现在拿到的 offer,或者说你想要去的所有地方都列出来,从几个维度进行衡量,比如说薪资、工作的自由度、工作的轻松程度等等,和自己脑海中理想的工作去做一个比较,得到一个最终的结论。